过滤器:超滤技术仍在持续发展,如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孔径范围已相互衔接,并有较大区域的重叠,九十年代上市的膜式干燥器即是一例。 由于高速、*、低阻滤材的应用,除油过滤器的净化指标已达0.01mg/m3,几乎比无油活塞压缩机的性能提高一百倍,但体积却小巧到能直接悬挂在管线上。德国ultrafilter公司的耐高温、耐酸、碱除油滤芯,可推广应用至任何需要无油工艺气体之系统。由**细玻璃纤维和折叠膜构成的两种灭菌过滤器,以其各自的优点竞相比美,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工程,**酸、酶制剂、啤酒等发酵工艺或其它无菌系统。 冷冻式干燥器:国外近期推岀的*三代板式换热器和蓄能型循环式冷干机,其能耗仅为国产机的一半;**制冷剂(R134a)也为许多厂家所采用。 吸附式干燥器:采用传感器与自控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型控制器能根据用户的实际露点要求和工况变化及时调整干燥器的吸附、再生和均压时间,其节能效果可达30~50%。此外,综合变压吸附(PSA)和变温吸附(TSA)之优势,避其劣势的微热再生型干燥器以及零排放(不消耗产品气)和利用压缩机余热再生等新型吸附式干燥器纷纷上市。为高压、特殊工艺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天然气等),专门设计的吸附式干燥器也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压缩空气(气体)净化技术及应用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潜力颇大。由于洁净技术中融入众多高科技成份,单纯依靠自主开发和国产化,将有可能贻误时机,拉大本已存在的距离,因此,国内已有数家净化器厂商采用引进技术,利用外资、进口关键零部件和自主开发,国产化相结合方式,组建独资、合资、合作型企业,以两个**,即技术向国际水平**,经营向国际市场**,步入蓬勃发展的净化技术市场。此外,德、英、美、意、日等国的净化器制造厂商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事实上,目前国内净化行业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国外着名净化器制造厂商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当然,在合作与竞争中,较终受益的是各行各业的用户。